前欧盟贸易专员马尔姆斯特伦近日证实按天十倍配资平台,欧盟正紧急筹备多达20项针对中国的所谓“反倾销调查”。与此同时,德国《商报》披露,欧盟计划对中国钢铁征收高额关税,税率可能高达25%至50%,并打算规定欧盟公共建设项目只能使用“欧洲绿色钢材”。这套“组合拳”显然意在遏制中国出口,阻断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通道。若这20项调查全面实施,中欧贸易的多个关键领域都将受到严重冲击。
而这场行动的幕后推手,几乎可以确定就是美国。特朗普政府重新掌权后,对欧盟采取了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的策略:一方面,对欧盟出口美国的钢铁加征高达50%的关税,使欧洲钢企陷入困境;另一方面,又以“市场共享”的承诺诱惑欧盟加入其主导的“对华围堵联盟”。在这种压力与诱惑并存的局面下,欧盟最终选择了追随美国、对抗中国的道路。
然而,这样的选择可谓“饮鸩止渴”。欧盟似乎忘记了,德国汽车的最大出口市场正是中国;德国进口的电动车中,近三成来自中国;法国奢侈品的全球营收有三成依靠中国消费者;而意大利对华机械设备出口每年增长约18%。如今的欧盟,等于是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,为美国火中取栗,换取一些虚无缥缈的政治承诺。
展开剩余63%欧盟可能天真地认为,成为美国的“盟友”就能换来安稳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中国早已准备好反制措施。去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后,中国立刻对欧盟白兰地等酒类产品展开调查,引发欧洲国内舆论强烈反弹,最终欧方不得不让步。今年,中国又针对欧盟猪肉展开精准调查,只针对确有违规的企业,既依法依规,又揭穿了欧盟“受害者”的虚伪面具。
不仅如此,中国商务部在8月公开指出,欧盟实施的《外国补贴条例》调查已构成贸易壁垒,并列出了七项不当做法,受影响的中企损失超过156亿元人民币。这说明中国的反制早已开始。外交部也明确表示:“保护主义保护的只是落后,最终失去的将是未来。”如果欧盟执意推进这20项调查,中国必将采取更坚决、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。
事实上,无论是再多的调查清单,还是再高的关税壁垒,都难以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。中国早已进行全球化布局,在东南亚、拉美等地建立了多元化产能与供应链体系,极大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。同时,中国在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,也不是外部封锁所能阻挡的。
相比之下,欧盟的处境更为尴尬。失去俄罗斯能源后,其进口成本已上涨约40%;如今又主动关闭通往中国的市场之门,这不仅“断中国后路”,更是“自毁生路”。
事情的本质已十分清晰:美国在下棋,而欧盟甘当棋子。然而在历史的棋盘上,棋子从来只是被利用、被牺牲的角色。或许当欧洲企业因失去中国市场而接连倒闭,民众因物价飙升而走上街头抗议时,欧盟才会恍然大悟——那二十条通牒,真正断送的并不是中国的未来,而是欧洲自己的出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